醫療衛生備考知識:醫學(xué)常識一
志公教育公考專(zhuān)家認為,一定的醫學(xué)常識積累不僅對考試有所裨益,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不可或缺的知識財富。因此,宏章公考團隊總結整理出必要的醫學(xué)常識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1. 正常心率:每分鐘75次
健康成年人安靜狀態(tài)下,心率平均為每分鐘75次。正常范圍為每分鐘60-100次。成人安靜時(shí)心率超過(guò)100次/分鐘,為心動(dòng)過(guò)速;低于60次/分鐘者,為心動(dòng)過(guò)緩。心率可因年齡、性別及其他因素而變化,比如體溫每升高1℃,心率可加快12-20次/分鐘,女性心率比男性心率稍快,運動(dòng)員的心率較慢。
2. 正常體溫:36.3℃-37.2℃(口測法)
臨床上通常用口腔溫度、直腸溫度和腋窩溫度來(lái)代表體溫。口測法(舌下含5分鐘)正常值為36.3℃-37.2℃;腋測法(腋下夾緊5分鐘)為36℃-37℃;肛測法(表頭涂潤滑劑,插入肛門(mén)5分鐘)為36.5℃-37.7℃。在一晝夜中,人體體溫呈周期性波動(dòng),一般清晨2-6時(shí)最低,下午13-18時(shí)最高,但波動(dòng)幅度一般不超過(guò)1℃。只要體溫不超過(guò)37.3℃,就算正常。
3. 血紅蛋白(HbB):成年男性(120-160克/升),成年女性(110-150克/升)
臨床上以血紅蛋白值佐為判斷貧血的依據。正常成人血紅蛋白值90-110克/升屬輕度貧血;60-90克/升屬中度貧血;30-60克/升屬重度貧血;白細胞計數(WBC):4-10*(10的9次方)個(gè)/升。
白細胞計數大于10*(10的9次方)個(gè)/升稱(chēng)白細胞增多,小于10*(10的9次方)個(gè)/升稱(chēng)白細胞減少。一般地說(shuō),急性細菌感染或炎癥時(shí),白細胞可升高;病毒感染時(shí),白細胞會(huì )降低。感冒、發(fā)熱可由病毒感染引起,也可由細菌感染引起,為明確病因,指導臨床用藥,醫生通常會(huì )讓你去查一個(gè)血常規。
4. 血小板計數(PLT):100-300*(10的9次方)個(gè)/升
血小板有維護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。當血小板數減少到50*(10的9次方)個(gè)/升以下時(shí),特別是低至30*(10的9次方)個(gè)/升時(shí),就有可能導致出血,皮膚上可出現瘀點(diǎn)瘀斑。血小板不低皮膚上也常出現“烏青塊”者不必過(guò)分緊張,因為除了血小板因素外,血管壁因素,凝血因素,以及一些生理性因素都會(huì )導致“烏青塊”的發(fā)生,可去血液科就診,明確原因。
5. 尿量:1000-2000毫升/24小時(shí)
24小時(shí)尿量>2500毫升為多尿。生理性多尿見(jiàn)于飲水過(guò)多或應用利尿藥后。病理性多尿見(jiàn)于糖尿病、尿崩癥,腎小管疾病等。
6. 24小時(shí)尿量夜尿量:500毫升
夜尿指晚8時(shí)至次日晨8時(shí)的總尿量,一般為500毫升,排尿2-3次。若夜尿量超過(guò)白天尿量,且排尿次數明顯增多,成為夜尿增多。生理性夜尿增多與睡前飲水過(guò)多有關(guān);病理性夜尿增多常為腎臟濃縮功能受損的表現,是腎功能減退的早期信號。除腎功能減退以外,夜尿增多還可能是男性前列腺增生、老年女性子宮脫垂、泌尿系統感染、糖尿病、精神緊張等原因所致。
7. 尿紅細胞數(RBC)正常值:0-3個(gè)/高倍視野
尿紅細胞>3個(gè)/高倍視野,稱(chēng)為鏡下血尿。
尿紅細胞尿白細胞計數(WBC)正常值:5個(gè)/高倍視野,稱(chēng)為鏡下膿尿。尿中若有大量白細胞,多為泌尿系統感染,如腎盂腎炎、腎結核、膀胱炎或尿道感染。
8 .精子存活時(shí)間:72小時(shí)。卵子存活時(shí)間:24小時(shí)。
安全期避孕遭遇安全期不安全的麻煩,除了把排卵期搞錯以外,還有一個(gè)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:由于精子在女性體內可存活3天之久,因此即使當天不是排卵日,只要處于受孕期(排卵前4天至排卵后2天),女性依然很有可能受孕。
9.兩大血型系統:ABO和Rh
ABO血型系統將血液分為4型:A型、B型、AB型和O型。Rh血型系統將血型分為兩型:Rh陽(yáng)性型和Rh陰性型。在白種人中,85%為Rh陽(yáng)性血型,15%為Rh陰性血型。在我國,99%的人屬Rh陽(yáng)性血型,Rh陰性屬于稀有血型。
A-A:A、O ; A-B:A、B、O、AB ; A-AB:A、B、AB ; A-O:A、O
B-B:B、O ; B-AB:A、B、AB ; B-O:B、O ; O-AB:A、B
O-O:O ; AB-AB:A、B、AB 雙方若有一人為AB型,寶寶就不可能是O型。雙方若都是O型,則寶寶只能是O型。
10.體重指數(BMI)=體重(千克)/身高(米)的平方:18.5-23.9屬正常